top of page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先秦思想史導論(1)
46:42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先秦思想史導論(1)

2021.2.26 #先秦思想史​ #吳展良​ 臺灣大學先秦思想史合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E3nZPCxis&list=PLUMt6RYQDZSRMOw-B9uZUiBob8KC_ulYf 導論: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的思想史 中國早期的國家文化型態 本課程企圖從一個嶄新的角度重新梳理、研究並詮釋先秦思想史。自古以來,對於先秦的學說思想,出於學者的各種立場與目的,已有極多不同的解讀。近代以來,受到政治、西方學說思想與各種意識形態的影響,加以中西、古今思想型態的巨大隔閡,對於傳統思想的詮釋更是五花八門,各說各話。在變動時代的各種壓力與影響之下,近現代學者往往以各自的立場、流行價值觀、學理信仰與政治社會文化目的,加諸於其詮釋對象,造成了極為複雜分歧的各種解釋。為了從根本改善此困局,本課程在梳理與詮釋上,第一步先採取「反璞歸真」法,亦即先避開古今無數聚訟難解的爭議與意見,直接回到最可靠的原始文本,按可靠的時代次序,配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參考時代最接近的註解與詮釋,以求回到文本的原初義,藉此重新建立對文本的基本理解。中國思想史內容無限,本課程將聚焦於當時人以及歷史上普遍認為最重要的學說之文本,以探究其「歷史意義」,並設法上下聯繫之,以求建立認識先秦思想傳統的脈絡。如此重新建立的脈絡,面貌將大異於本於一家、一派學說,或任何傳統派、西化派、馬列派、革命或「進步」派觀點下所建立的解釋體系,而比較最接近歷史上先秦思想史的真實面貌。 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在近現代長期被各種「現代」或源自外來體系的學說、方法與角度所支解與扭曲,使中國思想早已失去其自身的特質與生命。為了恢復其歷史上的原貌,我們在研究中國思想史時,不僅所選文本當首重當時與自古以來所重視的文本,在詮釋這些文本時,還必須緊密注意這些思想所產生的歷史背景,注意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尊重當時的世界觀與思維方式,這樣才能超越自己現有的看法與現代流行的觀點,以求「貼近歷史」並「合乎對象主體性」地瞭解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我們詮釋的角度當然可以也難免現代,但是觀點必須盡量回到歷史現場,以求如實地認識當時所提出的思想及其所企圖解決的問題。 就中國思想的歷史大背景而言,筆者在長期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發現中國長期屬於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做為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中國一般首先必須解決其政治社會體制的問題,以維繫國家整體的生存與秩序。是以章學誠說:「若夫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迹,而非託於空言」,司馬談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二十五史、十通、資治通鑑皆以記載治道得失為主,而集部傳統上亦以士大夫之辭章與有益治道與民生之專門之學為主。古人論學術思想,一向首重「政教」思想,並往往兼重與政教息息相關的修身乃至齊家之學。隨著時代發展,春秋戰國以降各家思想並一向看重做為政教與宇宙人生根本,而一以貫之的各家「道論」。其餘各方面的思想,也不免均深受政教與「道論」主軸思想的影響,或環繞此主軸而發展、或針對此主軸與中心的問題企圖有所匡濟。我們選擇文本時,亦從這種尊重歷史的立場出發。這本來應該是研究中國歷史與中國學術思想的基本常識,然而不幸地的是,從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的中國思想或哲學史研究,卻一直忽略這些基本事實,反而多從具有西方哲學或自然社會科學意義的課題與文本出發,並不斷用西方學術觀點與體系去重新整理古人思想。這種「現代化」與「西化」觀點,雖然可以產生許多新觀點與新發現,卻從根本地嚴重扭曲中國思想的諸多基本特質。 運用反璞歸真法,並深入研究歷史上視為重要的文本所針對的時代問題與中國體制問題,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六經、王官之學、先秦諸子、歷代儒學、經學、道家、佛學、理學、樸學及其他各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本課程將依時序閱讀關鍵原典並解析其大意,以表現古代思想之歷史真相,從而一改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中國思想史過度哲學化,或徒知模仿西方科哲學思想之面貌。 第1週 導論: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的思想史;中國早期的國家文化型態 第2週 中原國家與文化的誕生:虞夏時期的國家與文化 第3週 商代的國家體制與政教思想 第4週 古典政教思想與道論的起源:周代的建國立國與政治思想 第5週 周代的教化思想 第6週 古代學術的淵源、形成與內涵 第7週 孔子與儒家之道 第8週 孔子與儒家之道 第9週 古典政教思想與道論的反省批判:墨家之道 第10週 古典政教思想與道論的反省批判:早中期法家 第11週 早期道家 第12週 戰國中晚期道家 第13週 名家、陰陽家與其他諸家 第14週 戰國時期儒家及六經的形成 第15週 戰國時期儒家及六經的形成 第16週 黃老 第17週 晚期法家、秦朝立國方式與政教思想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唐宋變革與中國近世新局
02:23:55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唐宋變革與中國近世新局

2018.9.14:#中國近世思想史(宋元) 臺灣大學中國近世思想史(宋元)課程合集:https://reurl.cc/A1OnYZ 宋代思想是中國近世思想的源頭。元明清民國以來中國各種的思想文化,都在宋代所奠立的基礎上發展。不明白宋人的精神面貌,則無法瞭解中國近世思想文化的特質。本課程以近世政教思想與道論的統整為主題。希望能對宋元思想史有一番嶄新的詮釋,並能帶領同學進入宋元思想家的心靈世界,了解代表性思想家及學派的基本精神及說法,同時研究各家思想的歷史背景及彼此的關係。 本課程繼承中國思想史一、二,企圖從一個嶄新的角度重新梳理、研究並詮釋中國思想史。自古以來,對於中國傳統學說思想,出於學者的各種立場與目的,已有極多不同的解讀。近代以來,受到政治、西方學說思想與各種意識形態的影響,加以中西、古今思想型態的巨大隔閡,對於傳統思想的詮釋更是五花八門,各說各話。在變動時代的各種壓力與影響之下,近現代學者往往以各自的立場、流行價值觀、學理信仰與政治社會文化目的,加諸於其詮釋對象,造成了極為複雜分歧的各種解釋。為了從根本改善此困局,本課程在梳理與詮釋上,第一步先採取「反璞歸真」法,亦即先避開古今無數聚訟難解的爭議與意見,直接回到最可靠的原始文本,按可靠的時代次序,配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參考時代最接近的註解與詮釋,以求回到文本的原初義,藉此重新建立對文本的基本理解。中國思想史內容無限,本課程將聚焦於當時人以及歷史上普遍認為最重要的學說之文本,以探究其「歷史意義」,並設法上下聯繫之,以求建立認識中國思想傳統的脈絡。如此重新建立的脈絡,面貌將大異於本於一家、一派學說,或任何傳統派、西化派、馬列派、革命或「進步」派觀點下所建立的解釋體系,而比較最接近歷史上中國思想史的真實面貌。 中國思想史的研究在近現代長期被各種「現代」或源自外來體系的學說、方法與角度所支解與扭曲,使中國思想早已失去其自身的特質與生命。為了恢復其歷史上的原貌,我們在研究中國思想史時,不僅所選文本當首重當時與自古以來所重視的文本,在詮釋這些文本時,還必須緊密注意這些思想所產生的歷史背景,注意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尊重當時的世界觀與思維方式,這樣才能超越自己現有的看法與現代流行的觀點,以求「貼近歷史」並「合乎對象主體性」地瞭解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我們詮釋的角度當然可以也難免現代,但是觀點必須盡量回到歷史現場,以求如實地認識當時所提出的思想及其所企圖解決的問題。 就中國思想的歷史大背景而言,筆者在長期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過程中,發現三代以下的中國長期屬於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做為一「超級國家型文明」與「天下型國家」,中國一般首先必須解決其政治社會體制的問題,以維繫國家整體的生存與秩序。是以章學誠說:「若夫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迹,而非託於空言」,司馬談說:「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二十五史、十通、資治通鑑皆以記載治道得失為主,而集部傳統上亦以士大夫之辭章與有益治道與民生之專門之學為主。古人論學術思想,一向首重「政教」思想,並往往兼重與政教息息相關的修身乃至齊家之學。隨著時代發展,春秋戰國以降各家思想並一向看重做為政教與宇宙人生根本,而一以貫之的各家「道論」。其餘各方面的思想,也不免均深受政教與「道論」主軸思想的影響,或環繞此主軸而發展、或針對此主軸與中心的問題企圖有所匡濟。我們選擇文本時,亦從這種尊重歷史的立場出發。這本來應該是研究中國歷史與中國學術思想的基本常識,然而不幸地的是,從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的中國思想或哲學史研究,卻一直忽略這些基本事實,反而多從具有西方哲學或自然社會科學意義的課題與文本出發,並不斷用西方學術觀點與體系去重新整理古人思想。這種「現代化」與「西化」觀點,雖然可以產生許多新觀點與新發現,卻從根本地嚴重扭曲中國思想的諸多基本特質。 運用反璞歸真法,並深入研究歷史上視為重要的文本所針對的時代問題與中國體制問題,我們可以重新認識六經、王官之學、先秦諸子、歷代儒學、經學、道家、佛學、理學、樸學及其他各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本課程將依時序閱讀關鍵原典並解析其大意,以表現古代思想之歷史真相,從而一改胡適、馮友蘭以降百年來中國思想史過度哲學化,或徒知模仿西方科哲學思想之面貌。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明代的開國方式
02:27:10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明代的開國方式

2019.2.22:中國近世思想史(明清) 臺灣大學中國近世思想史(明清)課程合集:https://reurl.cc/W41a7k 明清思想文化是中國傳統思想史的最後一階段,也是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生發的土壤。此階段承前啟後,既是華人現存思想文化的基底,也是瞭解華人未來思想文化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礎。明清的思想,在政治社會文化上滲透甚為深廣。中國現當代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中間發掘其線索。明代的理學、王學、三教合一、中西交會;清代的考據學、新義理觀、公羊學、經世思想及清末新思維在今日依然有其重要影響。作為中華王國最後一階段的明清兩代,其加深的專制政體、異族統治、多民族大王國政治,新興的城市生活、繁榮的工商業、四民混流、新型態的社會與宗族組織方式對思想界的影響,也當然必須加以研究。本課程企圖融會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要素,對於明清思想史做出一通貫性的詮釋。中國傳統思想長期為士人階層所主導,其關懷的問題,實以政治及教化為主。而所謂教化,其目標亦在於達到政治社會人生的整體安寧和樂。因此本課程將密切關注一時代的思想與該時代政治經濟及教化問題的關係,從朝代的立國與運作方式,以及社會經濟文化背景,去理解歷史上的代表性思想。 與此同時,本課程也特別重視設身處地體會古人的思想文化,企圖「以古解古」、「以經解經」,用一種忠於傳統學術思想的方式,經過認真閱讀原典,以求「神入」古人的思想。換言之,首先必須盡量依循傳統,深入而忠實地解讀古人的作品,而後再用現代的方法,對其做出客觀分析。能入又能出,方能體現在新時代中研治傳統思想文化的要求。中華古人為學與運思,自古多以「道理」二字為其核心關懷。「道理」二字,在中國思想的大海中,實具有最關鍵的意義。此道理包含天地自然、政治社會與人生之道,而三者之間又有密切的關係。面對浩瀚的史料與問題意識,我們必須特別注意歷代思想家對於「如何求道理」以及「如何是道理」的看法,並深入分析這些看法的時代背景與實踐的結果,以求提綱挈領地認識前人思想的歷史發展與成敗得失。 #中國近世思想史 #吳展良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序論
02:33:04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序論

2019.9.20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吳展良 臺灣大學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課程合集:https://reurl.cc/NaR1E5 中華文明在過去一百多年經歷了五千年未曾遭遇的大討戰。在此古今中西大交會之際,中國現代思想史顯得頭緒紛雜,內容繁多混亂,很難有一綜合性的詮解。經過長期研究,個人認為中國現代各種思想,實環繞在「探索中國文明的新道路」這一主題來發展。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巨大而悠久一個文明,中國文明面對同樣悠久而巨大的西方文明,卻遭受前所未有的全面挫敗。中西文明在各方面都有重大乃至根本性的差異。如何為本文明謀求未來的出路,不能不成為中國現代思想家所最為關切的問題。本課程因而企圖根據此一線索,重新檢視中國現代各家各派的思想及其互動,以認識中國現代思想的各種主要面向及其發生背景。 要正確理解昔人如何「探索中國文明的新道路」,首先必須從中國在當時所面對的具體內外在問題出發,而不能空懸著某種理念或所謂「現代文明的標準」來看事情。換言之,就是必須回歸被研究對象,也就是中國文明,的主體性與自身發展脈絡,而不是簡單地以西歐北美的現代性作為衡量事物的基準。中國近現代無論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學術、心理等方面,都是危機深重,挑戰重重。不僅如此,這些問題與危機,通常都有深遠的歷史淵源,並表現出中西文明的各種基本差異。要認識各家各派如何「探索中國文明的新道路」,我們就必須深入研究這多方面的危機與挑戰。 面對自身文明的種種病相以及西方現代文明的巨大挑戰,現代中國人所關心的議題一方面極其廣泛,一方面又集中於政治社會及宇宙人生的各種根本性問題,以企圖指出中國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肇始於清末,成形於民國以降,中國現代知識份子所提出的諸多方向,在政治社會與倫理方面,實可歸納為國族主義、自由主義、馬列暨社會主義及保守主義四大主流。在認識方法方面,則有理性主義、實驗主義、辯證理性與傳統派四大系;在宇宙本體論上,有唯物論、批判的唯物或唯心論,與心物合一論三大系。在發展方式上,則存在理想激進與務實改良兩大類。在國家與民族型態上,又有一元與多元的不同思想。這些主張,往往一方面壁壘分明,一方面又彼此滲透影響。既交織成一幅錯綜變化的圖像,也表現出中西古今思想文化的諸多基本對立及融會。從這段歷史所造成的結果衡量,他們所提出的諸多方案,一方面造成了旋乾轉坤的結果,一方面也產生巨大的歷史性傷痛並遺留下許多嚴重的政經社會及文化問題,使我們必需要深入地檢討其得失。 過去百餘年的思想家,無論如何前衛或西化,一般均深受傳統影響。而其中所謂的傳統派,亦莫不深受現代的影響。無論俄化、西化或傳統派,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文明的新道路」,與世界文明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他們所討論的內容,通常與當時主流或「先進」的文明發展理念緊密相關。然而作為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巨型文明,中國一切的現況、問題與變革,亦皆與其傳統密切相連。釐清傳統與現代的關係,並進而認識中國歷史發展的自身脈絡,是為瞭解中國現代思想史的關鍵。本課程將深入分析前述現代中國各主要思想派別的內涵、淵源、時代背景與實際影響,使我們更深入瞭解歷史悠久的中國在選擇現代發展道路上所面對的各種挑戰。 第1週:I.序論 1. 中國現代思想史的斷代問題及其主要特質 2. 中國立國之道與整體文化的近世危機(宋元明清的病徵、清代問題、晚清的問題、西方 的富強與文明、近世中國的體質與需求) 第2週:1. 自強運動時期的保守與革新思想 2. 早期西方思想與學術的輸入:傳教士、駐外使節、江南製造局、新式報刊 第3週:II.晚清思想:中國體系的危機與革命 1894 -1912 國學體系與傳統世界觀的變革(康有為、譚嗣同) 第4週:天演論、自由主義與現代世界觀的輸入(嚴復) 第5週:變革體系思想:戊戌變法(康、梁) 第6週:新政、立憲與新國民思潮(解放、自由、民主立憲與平等博愛) 第7週:保守傳統體系:晚清保守派思想 (張之洞、王先謙、葉德輝等) 第8週:體系的革命:民族主義、激烈心態與革命思想(孫中山、章太炎、革命黨、章太炎、劉師 培、革命派、無政府主義) 第9週:III.新文化運動:探索新文明體系的理想主義時代 1912-1927 1. 革命的結局與民國初年的思想 2. 尋求新的道:創生、啟蒙與全盤反傳統主義 3. 中國體系的解構與重構 第10週:解放、自主自由與民主思維(胡適、陳獨秀、魯迅) 第11週:個性主義與浪漫主義(胡適、尼采、魯迅) 第12週:科學主義與實驗主義(胡適、陳獨秀、吳稚輝、傅斯年) 第13週:公理化、啟蒙與批判啟蒙(梁啟超、羅素、王國維、李石曾、柏格森、張君勱、東西文化 論戰、科學與人生觀論戰) 第14週:中國現代保守主義(杜亞泉、梁潄溟、嚴復、康有為、梁啟超、章太炎晚年思想) 第15週:非宗教運動、人間佛教與新宗教(反基督教、太虛、新道教) 第16週:三民主義 第17週:社會主義與社會改良思想(基爾特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論戰、無政府主 義、托爾斯泰主義、新村、工讀互助、少年中國、平民與鄉村教育、梁啟超、張東蓀、張 君勱、陶行知、) 第18週:馬克思主義的輸入(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中國的第三期建國與立國序論
01:10:48

臺灣大學吳展良教授:中國的第三期建國與立國序論

2012.2.22#中國的第三期建國與立國 臺灣大學中國的第三期建國與立國課程合集https://reurl.cc/GkEZqp 當代學界在討論有關中國現代的各種問題時,常忽視了兩個基本前提:首先是辛亥之後,現代中國的一切問題,都必須以中國如何重新建國與立國這個課題為基礎。其次是無論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屬於中國的「第三期」建國時期。他們如何立國,與中國的第一期(夏商周)以及第二期(秦漢至清)的立國方式分不開。 中國的「第三期」建國,意味著中國第三次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全面重組。其重要性與艱鉅性,絕不亞於三代與秦漢的建國,而其複雜度則尤有過之。從歷史上看,中國之為中國,關鍵在於政治與教化。而其教化又屬於廣義的政治的一部份,以建構合理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秩序為目標,不能離開政治獨立發展。三代王者透過政治與軍事統整原本紛紜多元的上古中華大地,建立中國,其關鍵契機在於政治組織的演化。而其世界秩序的載具,即所謂禮制,實包含一切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宗教、學術、文化的要素,以摶成一政治社會的秩序。至於第二期建國,即戰國至秦漢大一統王國的建立過程,亦從政治問題發動,進而推動經濟、社會與文化的鉅變。經過兩百餘年的劇烈動盪與鬥爭,終於建立了一個新體質與新型態的中國。秦漢以下的中國,大體沿襲漢代的體制,而於唐宋之際,發生相當程度的變革。其間一治一亂,大抵仍以政治問題為朝代興亡,世運變化的最要關鍵。近現代中國,欲應付西方文明及列強的挑戰,其首先必須解決的,依然表現為政治問題。過去百餘年的歷史顯示,中國在政治上若不能造成一基本的秩序,其他一切難以有效著手。這一點一方面承襲了數千年的歷史軌跡──巨大的中國如果無法建立一相對穩定的政治秩序,則各種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建設亦常在動盪之中,一方面卻也表現出新時代的問題。 中國的第三期建國,繼承前兩期的基礎,也面對了兩期所沒有的巨大問題,即另一高等文明的全面挑戰。這使得中國自身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型態都遭到了全面的懷疑乃至否定。其激烈變動的狀況,只有第一期與第二期建國之初期,可相比擬。而其全盤否定自身原有體質的態度,則為前兩期所無。日漸激進的革命,在傳統中國的基業上,模仿其所謂最先進的西方模型,最終建立了一個全面否定傳統的新中國。然而這新中國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政治運動、鬥爭乃至內部動亂。即使改革開放之後,其政權的合法性與社會整體秩序,依然處於危機之中。新中國是否能維持穩定,至今依然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其內部的混亂與失序之感,史無前例。新中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至今方向未明;一切事務的合理性與合宜性,也似乎都無從說起。面對這種狀況,各種主義各持一詞,而中國及其文化的命運,恐依然必須從其歷史,尤其是大歷史發展的角度,加以疏理。 這是一種「通古今之變」的努力。本課程企圖使用現有的學術界重要相關研究成果及原材料,對此課題作不斷深入的探討。因為問題巨大,所以問題意識更必須更加清晰,視野也必須開闊。希望透過共同的努力,對此重大課題有所釐清。

專題演講

bottom of page